CQ9电子官网加湿型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加湿型空气净化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滤网组件,包括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的净化滤网和加湿滤网;加水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外壳内的水槽、及用以将所述水槽内的水输送至所述加湿滤网上侧的水泵;以及风机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用以将净化且加湿后的空气驱动至所述出风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在加湿型空气净化器于工作过程中,避免加湿滤网产生转动噪音。
目前,在常见的加湿型空气净化器中,其通常采用滚轮式的加湿结构,为使其滚轮式加湿结构上的加湿滤网保持湿润状态,需要经常性驱动加湿滤网转动。然而,驱动加湿滤网转动的过程中易于产生转动噪音,影响用户体验。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加湿型空气净化器,旨在避免该加湿型空气净化器在工作过程中,加湿滤网产生转动噪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加湿型空气净化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滤网组件,包括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的净化滤网和加湿滤网;加水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外壳内的水槽、及用以将所述水槽内的水输送至所述加湿滤网上侧的水泵;以及风机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用以将净化且加湿后的空气驱动至所述出风口。优选地,所述加湿滤网的下端伸入至所述水槽的液面下。优选地,所述加湿滤网呈方形设置。优选地,所述加湿型空气净化器还包括呈环形设置的加湿滤网框,所述加湿滤网固设在所述加湿滤网框内,所述加湿滤网框的下端设有呈上下贯穿设置的透水孔。优选地,所述加湿型空气净化器还包括间隔框围所述加湿滤网框上端的聚风框,所述聚风框的一侧与所述净化滤网的外周沿连接,且所述聚风框的下框板设有供所述加湿滤网框下端适配穿设安装的安装过口。优选地,所述加湿滤网位于所述水槽的槽口上方。优选地,所述加湿滤网呈圆形设置。优选地,所述加湿型空气净化器还包括间隔框围所述加湿滤网框的聚风框,所述聚风框的一侧与所述净化滤网的外周沿连接,且所述聚风框的位于所述加湿滤网下方的框板上设有漏水孔。优选地,所述加湿滤网的中部设有过风孔。优选地,所述水泵的输水管将水输送至所述加湿滤网上端的中部。优选地,所述加湿型空气净化器还包括呈环形设置的加湿滤网框,所述加湿滤网固设在所述加湿滤网框内,且所述加湿滤网框的上端设有输水孔,所述水泵的输水管与所述输水孔相连通。优选地,所述加湿滤网框上还设有连接于所述输水孔且向上延伸的导流管,所述水泵的输水管经所述导流管与所述输水孔相连通。优选地,所述外壳内还设有中隔板,所述中隔板设有通风口,并具有面向所述滤网组件的安装面;所述加湿滤网框固设于所述安装面,且所述加湿滤网覆盖所述通风口。优选地,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外壳的顶面板;所述风机组件包括进风侧正对所述滤网组件设置的离心风机、以及与所述离心风机配合使用的蜗壳,所述蜗壳具有连通所述离心风机出风侧和所述出风口的蜗壳通道。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可将水槽内的水输送至加湿滤网上侧的水泵,以使得加湿滤网可让水淋湿,从而可通过湿润的加湿滤网对空气进行加湿,又净化滤网可对空气进行净化,从而使得从出风口吹出的空气干净且湿润;如此CQ9电子,无需驱动加湿滤网转动,也可使加湿滤网保持湿润状态,从而可在加湿型空气净化器于工作过程中,避免加湿滤网产生转动噪音。另外,由于加湿滤网无需转动,也就无需设置驱动加湿滤网转动的驱动机构,简化了该加湿型空气净化器的结构,同时还可降低加湿滤网的转动损坏概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加湿型空气净化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加湿型空气净化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加湿型空气净化器另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加湿型空气净化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外壳11后壳111进风口12前壳121出风口13中隔板131安装面2滤网组件21净化滤网210净化子滤网210aHEPA滤网210b活性炭滤网22加湿滤网221过风孔222加湿滤网框223导流管3加水组件31水槽32水泵321输水管4风机组件41离心风机42蜗壳5聚风框50安装过口51下框板52上框板501漏水孔502水管接头6水箱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加湿型空气净化器。参照图1和图2,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该加湿型空气净化器包括:外壳1,外壳1设有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21;滤网组件2,包括位于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21之间的净化滤网21和加湿滤网22;加水组件3,包括设于外壳1内的水槽31、及用以将水槽31内的水输送至加湿滤网22上侧的水泵32;以及风机组件4,设于外壳1内,用以将净化且加湿后的空气驱动至出风口121。不失一般性,本实施例中,该加湿型空气净化器还包括与水槽31连接的水箱6,以通过水箱6给水槽31自动加水。本实施例中,外壳1可包括相连接的后壳11和前壳12,其中,进风口111通常设置在后壳11的后面板上,出风口121则通常设置在前壳12上。本实施例中,净化滤网21和加湿滤网22可以相并行设置,其中,净化滤网21靠近进风口111设置,而加湿滤网22位于净化滤网21的气流方向后侧。并且,净化滤网21可包括多个在自后向前的方向相并行设置的净化子滤网210,例如HEPA滤网(高效空气过滤网)210a、活性炭滤网210b等(如图3);并且,通常地,HEPA滤网210a相较于活性炭滤网210b更为靠近进风口111设置。本实施例中,水槽31通常设在后壳11的底部。水泵32则通常位于水槽31内;当然,水泵32也可位于水槽31外,以通过水泵32的伸入水槽31底的吸水管进行吸水。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可将水槽31内的水输送至加湿滤网22上侧的水泵32,以使得加湿滤网22可让水淋湿,从而可通过湿润的加湿滤网22对空气进行加湿,又净化滤网21可对空气进行净化,从而使得从出风口121吹出的空气干净且湿润;如此,无需驱动加湿滤网22转动,也可使加湿滤网22保持湿润状态,从而可在加湿型空气净化器于工作过程中,避免加湿滤网22产生转动噪音。另外,由于加湿
一种加湿型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滤网组件,包括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的净化滤网和加湿滤网;加水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外壳内的水槽、及用以将所述水槽内的水输送至所述加湿滤网上侧的水泵;以及风机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用以将净化且加湿后的空气驱动至所述出风口。
1.一种加湿型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滤网组件,包括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的净化滤网和加湿滤网;加水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外壳内的水槽、及用以将所述水槽内的水输送至所述加湿滤网上侧的水泵;以及风机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用以将净化且加湿后的空气驱动至所述出风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型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滤网的下端伸入至所述水槽的液面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型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滤网呈方形设置。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加湿型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型空气净化器还包括呈环形设置的加湿滤网框,所述加湿滤网固设在所述加湿滤网框内,所述加湿滤网框的下端设有呈上下贯穿设置的透水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型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型空气净化器还包括间隔框围所述加湿滤网框上端的聚风框,所述聚风框的一侧与所述净化滤网的外周沿连接,且所述聚风框的下框板设有供所述加湿滤网框下端适配穿设安装的安装过口。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型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滤网位于所述水槽的槽口上方。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型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滤网呈圆形设置。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加湿型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型空气净...